我喜欢 镜头语言这个词,因为它赋予了镜头精彩的生命,也赋予了镜头艺术的气息和传播的力量,摄影师就是用这样的语言,向全世界宣讲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感悟。常常会在照片面前伫立良久,透过静止的画面去感受背后讲述的悲欢离合。曾有一天,我看到一张老照片,时隔多年已经无法忆及缘由,更无法追溯照片中的任何线索,
最早接触到的金江波作品是他的《繁荣?》。这部拍摄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纪实作品,给思考当代摄影与现实的关系、当代摄影与艺术的关系等带来了新的刺激。金江波的现实敏锐性确保这部作品对于这种外企逃离现象作出了最早的反应,而他所选择的大幅面影像这个表现形式,却又契合当代艺术的形象要求与市场需要。因此,
Snapshot,有些人译为随拍,可能是今时今日最多人进行的拍摄方式与风格,不求摆布、意义与美学的执着,只求当下的喜好与欢乐,从 Lomo 的崛起到 iPhone 的盛行,可见 snapshot 是非常受欢迎,也很贴近人们的日常需要。不过,到底是谁先开始 snap 的呢? 没错,你又猜对了,果然是 Kodak。你还记得 这篇文章 吗?正是 Kodak
张海儿作品,他说:普通人眼中的坏女人,就是我眼中的好女人 这是我考量别人的作品时心里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当编辑们做一个选题时,我总是问他们有没有由头。也就是说,你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选题,而且是在此时此刻做这样的一个选题?他们回答:哦,因为明天是约翰-列侬多少周年纪念日;我们正在经历月全食那么,好,执行吧
1991 年,一个名为 Irene 的女子,在德国报章Die Zeit上找到自己的父亲 August Landmesser,就在上图的方格内。在照片里,他拒绝作出纳粹式敬礼。 August Landmesser 是谁?他无权无势,只是船厂里的一个工人,却能够在那个时代,那个地方,于纳粹海军训练船 Horst Wessel 出航时,于群众都完全臣服于纳粹淫威之下时,拒绝敬
不少人都喜欢拍摄单色 (monochrome) 的照片,而通常也是指黑白色,但也有人会喜欢上图这种棕褐色 / 深褐色调 (sepia tone),因为它带有一种怀旧、温暖的感觉,有一份历史的味道。不过原来Sepia Tone这个名字本身也有一个小小的典故。 其实 Sepia 本身就是来自学名为Sepia officinalis的墨鱼 (见上图),因为在胶卷时代,人们
最近读到一句话说∶这是个没有摄影师的年代。乍一听来,真是句目中无人而且无知可笑的武断,的确呀,单单是 Photoblog 就已经介绍过很多出色的摄影师,他们的作品也配得起这个称号。 但再想深一层,这句话也许是回应另一种想法∶人人都是摄影师。因为现今人人都有相机,拍照的成本非常低。从前那个盛产摄影大师的年代,不论
我们放弃了复杂的外表,让一切回归最初的单纯。 骨子里的一切其实都没有改变,只是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变了。时间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新的一天,不会与昨日重叠。原来,我们注重时尚与艺术的接轨;今天,我们放弃了复杂的外表,让一切回归最初的单纯突显影像的本质,表现人物情绪的微妙变化。现今,玩味影像是一件越来越普遍
高像素 = 高画质?这是自从十数年前数码相机开始普及化后,相机厂商不断标榜及贯输的概念,而事实上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想法,毕竟数码相片就是由像素组成,越多的像素,所能包括的讯息就越多。也因此,过去多年增加像素一直是数码相机升级的重要部份。 来自 Digital Camera Info 的观察,似乎这场像素战争已经结束了。就小型
请注视图中鼻尖位置的三色圆点30秒,然后马上望向天花板或墙,或任何白色的地方,你就可以看见处理后的彩色照片!如果没弄错,这是称为负后像(Negative Afterimage) 的情况,是由于注视过度,使视觉细胞疲劳,于是在停止刺激时产生相反的结果,而负片就变正片。如果有错,就恳请指点了。 sioe.cn 注: 当视线刚离开图片时有
71首页上一页2345678下一页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