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摄影的交集,人像摄影师迪拜塔2010访谈
6、在这组片子中你写道“摄影圈子就象一艘不沉的泰坦尼克号,登上船你会遇到很多人,大师、新人、器材党,还有很多秀恩爱的JACK和ROSE。”具体想表达是的什么?
迪拜塔2010:这个只是当时正巧遇上泰坦尼克号上映,再加上拍的又是水下的场景,所以应景写的几句话。并没有太多想表达的。但是摄影这个圈子确实是很大,很多人抱着不同的目的,抱着对摄影不同的理解,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摄影能带给人快乐,我想这也是这个队伍不断壮大最主要的原因吧。
7、每张作品的后期大概要用多长时间?
迪拜塔2010:今年的片子,平均下来,每套片子大概要一周的时间做后期吧。其中最花时间的是第一张片子,要定色调定风格,甚至会临时更换主题,这是常有的事情。第一张定调好了之后,后面工作就简单许多。象《启示录》的第一张,坐在窗台上,后面是城市废墟的这张,这是第三个版本,前面我换过两次背景,魔幻的和中世纪的。如果第一张背景变了,可想而知,后面所有片子的风格统统要跟着变了,魔幻背景的话,后面天空就不会出现直升机,模特手中也不会有救援烟雾,天空会出现神鸟,模特手中就是一把长弓。现场拍摄的时候,模特手里的确就是一把长弓,只是跟着第一张改成了现代元素。说到这里,我不禁要佩服PS的强大了,一套原片拿来后期,一个人就可以P成完完全全三种不同风格的片子,真是没有办不到,只有想不到。
8、这一组给了观者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分享一下你的后期技巧吧!
迪拜塔2010:这组片子是最近的一套《启示录》,为了更加真实的渲染气氛,我第一次运用了3D软件。片中出现的海王、海妖直升机便是3D软件做的(海王直升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空军一号,总统座机机型)。3D模型具有平面素材无法取代的优势,它能够完全配合照片本身的机位角度、光圈焦距和现场的光场环境,得到想要的素材。另外为了让片子有”硝烟弥漫”的效果,也在多处用到了烟雾笔刷,模特手中烟雾信号棒发出的橙色烟雾也是笔刷做的效果。第一张的城市废墟背景是借用了一款游戏插图,背景是根据真实的纽约描绘的,最高的建筑便是纽约的标识帝国大厦。
9、在后期创作中,你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迪拜塔2010:暂时还没有什么技术上的困难,还是那句话,在强大的后期软件面前,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当然,我不是专业的后期人员,所以相比之下,我这里可能会缺少很多出彩的特效素材。如果有丰富的素材库,那么能拍摄的题材就会更加的广泛,后期也会更加省时省力。
10、对于“CG(Computer Graphics)将会代替摄影行业”这个说法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观点。
迪拜塔2010:记得10几年前,完全仿真的3D电影《最终幻想》上映的时候,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就惊呼,3D技术要取代真实演员。只是可惜的是,那部电影虽然做的很逼真,但是票房不济,最后惨淡收场。整整过了10年,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才给仿真3D电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而且阿凡达里的3D人物其实也不是真正的人类,那么说明完全用3D或CG来代替模特是非常不现实的,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期是这样。现在的3D技术也就是做做《阿凡达》里的外星人或《魔戒》里的咕噜,真要完全模拟人类,还是很困难的。国外有专家曾经计算过一根曲线,描绘虚拟人物的真实性的高低给人带来的感觉,发现当真实度不高的时候,可以让人喜爱,例如玩具娃娃、卡通形象,但是真实度到了百分之九十左右还没到百分之百的时候,会让人生厌。这里有个瓶颈,现在的技术还达不到百分之百,只有百分之九十,但这个相似度是有些尴尬,难以让人接受。所以到现在,虽然好莱坞有那么多的3D人才,能够做出《阿凡达》、《变形金刚》这样的大片,却一直无法做出一个活生生的3D版的真人形象,甚至连尝试形象都没有。所以在现阶段,CG代替摄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同时,CG我觉得应该归入插画这个行列,而不是摄影。摄影是通过相机取得影像,CG类似绘画,可以通过绘图工具,3D也好、平面也好,可以无中生有,描绘作者脑海中的形象场景。所以只是绘画的一个分支,完全无法取代摄影。
上一页1234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