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风格的养成:关于形成自己摄影风格的7个方法
5. 自我评估
审视你的所有作品,将它们像缩略图一样排列在屏幕上。 我开始使用Flickr的一大原因就在于我喜欢看着我的系列作品们变成一个个方格摆在页面上,像一幅拼接挂毯。 当我闲下来的时候,当我觉得失去个人风格的时候,我都会重新审视我过去的作品页面,这样我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我在使用色彩、光线、构图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在湖边(2006年)。 我早期的自拍作品之一。
认真观察你过去的作品,仔细思考你想要表达的东西。 我曾经写过一篇博客文章,鼓励其他艺术家珍惜她们早期的照片,不要为老作品而尴尬。 可能那些过去的作品在技巧上有所缺乏,但却饱含着最初的热忱。审视(欣赏)你以前的作品,你可能会重新发现一些线索,什么激发了你的生活热情,什么是你愿意用相机去记录的。 或者,你会有这样的感想,我早该升级我的装备了或是我应该尽早好好学习后期处理。谁知道呢?
6. 谨慎对待专业建议
我并不是突发奇想要在这里和大家讨论“风格”这件事儿的。
我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是在一个画廊里,当时正在举行一场随性的观片会,一位摄影前辈指出我的作品中混杂了好几个摄影师的风格。 他建议我应该专注于一种风格,比如说我很善于利用色彩,那么就应该偏重彩色摄影,而将黑白摄影的重任丢给那些“老家伙们”。 我知道我向他展示了太多多样化的作品,所以当时我认为我不知道挑选什么样的作品汇集成作品集是我的主要问题。 然而,当我重新审视我的所有作品时,我突然发现他关于我混杂多种风格的说法是千真万确的。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画廊经理们都希望从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中看到可识别的元素,因为只有这样这些作品才会更加具有销路和收藏价值。
中暑(2011) 一个我最近的作品,新“风格”的自拍作品。
起初,我很沮丧,我觉得我的艺术生涯算是毁了。因为我的多样性太过明显——即使是在同一个系列里,你也能明显看出这些作品的不同风格。 但现在,我开始质疑这整个建议,并开始思考我是否有必要为了别人的一番话而颠覆自己的根深蒂固的作品特色。 毕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就我喜欢用自己当模特进行创作这一点就有不少人有不同观点。 有一位评论家喜欢我拍摄时采用的角度,而另一位则认为我过于喜欢拍摄正面照,应当多多尝试其他角度。 还有时一位评论家告诉你应当坚持一种风格,而另一位则告诉你你应该多多尝试其他风格。 不同意见经常相互矛盾,最终只有你能解答自己的问题。 经常做一些实验性创作和尝试新鲜事物是好的,但同时也注意多去拍摄一些可以积累为个人风格的摄影作品。
7. 继续拍摄
继续拍摄,让自己和作品都变得成熟。 给自己时间来提升作品的水平,不要将“风格”固定化。 拍摄你想拍的摄影作品,每隔一段时间查看一下它受到了什么样的评价,这样你就可以了解自己的销路并从中获利。 利益这些词语可能对艺术家来说是很酸臭的字眼,但你要明白早在你选择视觉艺术这个领域时,你就应该了解利益也是艺术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如果摄影师都将从相机里卸下的记忆卡直接交给客户或者画廊,摄影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没有选片、编辑、命名、刊登,摄影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选择如何描述你的作品进入市场——也就是分享给大家,是摄影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为自己的作品撰写个人陈述,挑选系列作品出版或者展览, 为你的目标设立一个里程碑,因为当你的照片进入一本书或者一场展览时,你的作品也就成为了艺术的另一种形式。
The band Visions of Trees (2010年)使用多重曝光技术拍摄的自拍作品。
当我越来越多思考关于风格的问题时,风格对我的意义就越来越少。 有没有人真正了解自己的风格呢? 我不知道。 回到文章的第一条: 如果没有人是真正的原创,那么我们就不能用某个人来定义某种“风格”,也就是说: 他们的名字不能成为一个形容词; 我们只能说他们具有什么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能会和某种技术或美学有所关联,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误导去声称自己拥有它们。 我曾经应客户要求拍摄过使用多重曝光伎俩的商业作品,但这种技术并不是我的特色,只是在当时那种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客户和我沟通之后达成的风格的一部分。
在任何摄影领域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深刻的了解。 摄影师因为他们的声誉、技能从而获得拍摄工作,因为客户知道他们、相信他们、信任他们、喜欢他们所拍摄的作品。 如果你仔细现象,“风格”的概念并没有太多的实质内容。 我们唯一的风格蓝图存在于我们的方法、所受的影响以及我们持久不间断地去融合我们周围的事物。 不管风格的定义是什么,都请记住,没有什么比保持主动和兴奋的创作状态,以及好好经营自己的声誉更重要的事情了。
上一页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