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靴日记 小型闪光灯的创造性应用
预闪神父
他说,“好吧,那我就是耶稣了。大家其实一直都这么叫我。”
“真的吗?”我有点吃惊地问,“我怎么不知道呢。”
“是啊,”他说,“我一出现大家就想转身离开,‘噢,耶稣啊,又是他。’”他向我眨眨眼。
只要有Donald,照片效果一定就没问题,因此我现在不是要讨论照片本身,而是闪光和它的工作原理。看到闪电符号,我就开始想象到了宙斯、乌云、 Charlton Heston(美国电影演员,曾于20 世纪50 年代出演电影《十条戒律》中的摩西)、圣经之类。的确,我是挺奇怪的。看看闪光灯背后LCD 上的闪电符号吧,接下来我就要让Donald 站在天空和乌云前,让红海分开了。
LCD 左上角的闪电符号表示监测预闪机制正在工作。仅仅如此。说明这小家伙在工作。我们为什么需要它工作呢?进一步说,它到底是干嘛的?
当相机利用环境光拍摄一个场景时,测光表会开始评估这个场景—高光、暗部、五花八门。但当我们再加入闪光,相机就得考虑另一种影响。它得计算闪光灯应该输出多少能量。
这就是监测预闪出场的时候了,很眩的功能。在真正的闪光发生前的百万分之一秒,Speedlight 闪光灯会发出一系列的预闪(把闪光想象成摩尔斯电码吧)。在高速同步闪光时,比如1/250 秒时,我们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因为预闪和正式闪光的间隔非常的短。在后帘同步模式加上较长快门的情况下,我们则可以观察到独立分开的光脉冲。
监测预闪的工作就和它的名字一样。它对场景进行预闪,和遥控闪光灯通信,让它们预闪并评估它们(也包括主灯自己)发出的闪光。一旦所有的信息搜集完毕,曝光数据就会被编码发送回遥控闪光灯,告诉它们如何动作。这一切其实都发生在一瞬间。这种眨眼的预闪(其实是一系列的眨眼)可以为闪光灯搜集大量的信息送给机身进行运算。
监测预闪通过搜集到的反光和色彩信息帮助机身上复杂的测光系统适应当前的场景。在测光的战争中,我们终于从徒手扔手雷进化到了激光制导热寻的导弹了。
没有这种监测预闪,机身就只能漫无目的地猜测曝光而不是精确地判断。但它总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吗?不能。
不能?你是说不能吗?!等等。我刚刚用这个月还房贷的钱买了这玩意儿,你却告诉我它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帮我选择最赚的股票,降低我的胆固醇,介绍漂亮女人给我认识?!!它的确不能。但也别把它送回店里要求退货。还是有希望的。
1234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