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之地—豆满江》—从文化内涵上读懂风景照片
风景, 沉默无言。这是哪里,又曾发生过怎样的历史事件,摄影家想表达的又是怎样的意境,照片里的风景寂静无声。照片形象总不能具体地说明事件的原委。作家如不直接说明风景中的对象,我们便很难读懂其内涵。所以,有关大地与自然现象的风景照,一般来讲,总显得难以超越自然的直观性。观赏性风景照仅以欣赏美丽的风景便能给予人们情绪上的平安。人们对大自然之所以产生敬畏之心,其原因就在于此。挂历上采用的大部分风景照也正因为这样才得到了人们的喜爱。自然风景能让你忘掉一切烦恼,那正是因为大自然绝对不会跟你提起让人头疼的现实问题所致。
然而,沈学哲的风景照却有所不同,其中蕴含着摄影家的视线,如能找到,便能品味作家为什么偏要选择这样的地方拍摄的深刻用意。其端倪便是照片风景中一个个各自不同的形象,犹如观众“找出隐藏的画中画”的游戏一般,乐此不疲。因此,就沈学哲的风景照而言,我们不能断然将其归类于某种“意义”。感情色彩与直观形象兼备的沈学哲的风景照,在这一点上与西洋具有悠久传统的”风景画“的构图相似。然而,即使这样,沈学哲拍的风景绝不是挂在墙上仅供观赏的挂历上的照片而已。那是因为挂历上的风景不会引起幻想,而沈学哲的异国风景与大自然的美丽,会令观众深深陶醉,并从中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后,陷入奇异的想象力之中。
作家并没有为提出某种主张而采用深奥的逻辑法。被正方形框架切断的风景只是框住了该特定地区面貌的端倪。那便是所谓“豆满江”这样一个同一对象,无论它或大或小,总是那么反复出现。就这一点,尽管内容上与同时代的类型学实录手法的风景照片有些相似,但该作家并没有想通过照片来积极地主张什么。显然,作家也知道照片的含义本质上是无言的这样一个事实。照片的“意义”并不马上显露出来,这反而是它的魅力所在。就无言的风景照片,我们所能做的便是赋予它自由的想象力。
以风景为主题进行创作的作家就眼前展现的特定场面有所反应,极力想表现自己记忆中的场所的外观或情感。如稍微再更抽象一些的话,就以概念方式抓住所谓场所观念不放。比如说,可以象征或再现地理位置所具有的意义,也可以体现特定场所所赋予的文化与感性特征。沈学哲的风景照,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文化属性可言。那是因为作家在很远的地方遥望风景的象征性对象,而具有文化意义的对象却被描写的很小所致。有时仿佛偷偷关照对象似的,静静地望着河流。刚开始看时,虽然只是美丽的自然风景率先进入我们的眼帘,但是,如果长时间慢慢看的话,就能看出其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那只是一些非常小的具有共性的端倪而已。因此,沈学哲的豆满江照片,就像寻找隐藏的画中画一样,需要仔细地观察。
然而,说不清是哪里,总觉得有些奇怪。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中隐隐涌动着奇妙的气息。江对岸山上“袅袅升起一股不明原因的烟”,“没有树的光秃秃的山”,“在山腰上如衣衫褴褛的破布般连片的‘开荒地’”,“还没过完桥就站在桥中间的人们”,“毫无人间气息的村子”,“断桥”,“巨大牌匾上的字”,仔细一看,原来是北朝鲜的政治口号。还有挂着“金日成肖像”的车站。是啊!作家沈学哲在江的对岸望着这些。奇妙而又细小的形象在较大的风景中所表达的象征性意义被我们读懂的时候,我们方才能够理解作家并非只是单纯地静静地望着风景。作家原来非常详细地观察着“对象”。随着作家的视线,到处寻找“对象”,才发现沈学哲的照片中充满着丰富多彩的“意义”。但是,这些“意义”并不是作家的发言,而是观众自己赋予文化内涵来解释的“意义”。作家只是架起了提供“意义”的桥梁而已。想想看吧!从历史的角度、文化的角度,乃至于价值观也不同的北朝鲜、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的观众看豆满江的视线怎么能一致呢?即使按照作家的视线看风景,观众解释的文化上的“意义”也只能与作家的想法不一致。即使这样,看到这些象征性“对象”的观众以为自己的想法与作家的想法一致的还很多。这一现象既是以自己的意识形态来看待文化的一种偏见,也是一种限制观众自身想象力的不太好的鉴赏法。
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