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心得体会——对六个问题的思考
命题三、风光摄影要掌握哪些必备的关键技能?
结合自己的拍摄心得,在这里讨论风光摄影中的几个我认为关键的环节。
1、曝光:由准确到正确
多数情况下我测光的手法是:
——先锁定构图;
——先后点测画面中有细节的最高光处、有细节的最暗处曝光值,分别储存;
——观察两个值之间的差值;
——如果差值没超过胶卷的宽容度(通常反转片是5档,黑白片是7档),那就取其平均值,以这个平均值来曝光,多数情况下是“准确”的;
而要想获得“正确”的曝光,就要根据主体受光情况、构图中暗部和亮部面积各占的比例大小来对平均值进行微调。通常,主体处在暗处、或画面中暗部面积居多,就要适当增加曝光(1/3至1/2档);反之亦然(1/3至1档)。要注意的是,这个补偿的方向是与用机内多区测光的情况下相反的,因为后者在测光时已经计算了面积因素。
——如果超过了胶卷的宽容度,就要看是否能用渐变灰镜压低亮部从而降低光比,否则就只能在亮部和暗部之间进行取舍了,这取决于死白和死黑之中哪个部分的存在不影响作品的创作意图。
2、如何获得清晰的画面
——准确对焦,必要时手动对焦;
—— 风光作品很多情况下要求全程清晰,所以镜头的焦距越短、所用的光圈越小,就越有助于获得大景深,画面看起来就越清晰。使用大画幅技术相机,在这方面优势更大。但有一种说法是:最小的一档光圈下画质会下降,所以我在谋求最大景深时,往往用倒数第二档光圈,比如最小光圈F/32的镜头,我用F/22来拍摄。
——除非必要建议少用滤镜,慎用多片滤镜叠加,尤其不建议为了保护镜头一直套着UV镜拍摄;
——尽可能使用遮光罩;
——相机有反光板预升功能者,每次都使用它,不要嫌麻烦;
——坚持使用快门线/快门遥控器,养成带上备份才出门的习惯(有时朋友还能沾你的光);
——经常检查云台与三脚架的连接是否结实,云台和三脚架的工具要带在身边备用;
——选用结实的三脚架。使用时,优先展开口径较粗的管段,不到万不得已不升中轴;
——支三脚架时,选择结实的支点(如果是泥沙地,最好垫之以石块、砖块);
——风大时挡在上风按快门,有车辆通行的话在通过前/后200米开外按快门等等。
3、适当使用滤镜以获得预期效果
无论胶片机还是数码机,偏振镜目前还是必备的滤镜。用它可以:
——降低水面反射从而加深水面颜色;
——清晰地拍出水面下的鱼类、石块、枯枝等;
——加深天空的蓝色;
——减轻雾霭对画面的影响;
——消除树叶等非金属物体表面的反光,加深其色彩饱和度。
对于胶片机来说,渐变灰镜也是必备的,因为现场光比超出胶片宽容度的场合很多,这时如果没有它,就要后悔这趟白来了。
4、必要的后期处理技术
目前对于反转片作品来说,后期处理、输出有如下路径和环节:
路径一:冲洗>>>扫描>>>图片处理>>>打印输出
路径二:冲洗>>>直放出图
首先不管哪个路径,反转片的冲洗环节是非常关键的。有以下不良记录的冲印店应该坚决予以抵制:
——给底片造成连续划痕的;
——冲洗不同厂家的胶片之间不按规定更换药液,导致胶片变色或变质的(很遗憾,这方面如果不吃亏是无法事先认定的,建议入门者多请教资深摄影人士)。
5、器材选择/胶片还是数码
器材选择方面,我个人更多是希望拍出好作品,器材只是我的工具而已,所以我从不拘泥于某个品牌。当然,对于有条件、有兴趣的朋友,购买高价的名牌器材也无可厚非,名牌器材可以给自己增强信心,还有把玩和收藏的价值,何乐而不为呢?然而对于没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来说,也大可不必自惭形秽,好消息是过往的传世之作基本上很少标明、也很少有人关心它们是什么器材拍摄出来的。
我的主力系统是两套宾得 645机身共用6只镜头(30,35,45-85,120,200,2x),还有Fotoman617加尼康SW90/4.5,除617机身外都是淘来的二手货。我之所以选择宾得645作为风光摄影的主力系统,是觉得它在画幅大小、系统配套、便携性、性价比方面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上一页1234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