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概念:关于色温——了解相机的白平衡

来源 Dcfever 发布时间 2010-12-08

有时我们会遇到颜色不对的相片,例如偏黄、偏蓝的情况,这是因为相机侦测色温时所产生的问题。所谓色温(Color Temperature),从字面解就是颜色的“温度”,所以有冷暖之分,从直觉观察,暖色调偏红黄,冷色调偏青蓝,单位就以Kelvin (K) 表示。如果你打开相机的设定选项,在白平衡 (WB) 就有调校色温的选项。然后你可能会问题,为何色温会放在一个叫“白平衡”的地方,为何不干脆叫做色温呢?这是因为有一个色彩概念在背后。

色彩概念:关于色温——了解相机的白平衡

何谓暖?何谓冷?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光线,一般有太阳光、灯胆光、光管光、蜡烛光等在摄影领域常见的色温值,通常介乎 2000K – 10000K 之间,以 5000 – 5600K 为中性的色温点,如正午时段的阳光。偏暖为低色温,见红光较多,如烛光及灯胆光,大约在 2000 – 3000K 左右;而偏冷色为高色温见蓝光较多,大约是7000K或以上,如阴天密云下的光线。不同光源所产生不同的色温,会影响到被照对象的色彩表现。

色彩概念:关于色温——了解相机的白平衡 色彩概念:关于色温——了解相机的白平衡
蜡烛光约 2000k 黄昏或日落 2000 - 3000k
色彩概念:关于色温——了解相机的白平衡 色彩概念:关于色温——了解相机的白平衡
晴天近午阳光 4000 - 5500k 阴天密云 7000-10000k

色彩概念:关于色温——了解相机的白平衡
烟花的情况较特殊,因为其光源不断变化,但色温偏暖,而且更要考虑
背景大厦的色调环原,所以建议设定时用 3000 -5000k 之间的色温值。

白平衡─寻找相片的白色

人眼在辨色方面有颇高的灵敏度,可在大部份情况下辨别到白色的对象。但相机的感光组件则不如人眼,如果偏离了中性色温太远,在感测上无法修正,会令相片出现偏色问题。最常见是灯胆光下,远低于正常色温时,色调会偏黄,特别是人的肤色会特别难看,所以要将过暖的颜色“调冷”去中和,令相中对象的发色表现像日光照射下一样正常。而调校的基本原则,就是让原本白色的东西,在不同色温下仍看到白色,以之为“白平衡”。那为何没有“黑平衡”?因为黑色在任何色温下的表现也是一样,所以以黑色作为基准是无法达到色温修正的作用。

在菲林年代,菲林的预设色温通常为日光使用,约5500- 5600K,如果遇到偏离的色温,就要加有色滤镜去修正颜色,即遇到暖色时用冷色滤镜,反之冷色时用暖色滤镜。不过在数码年代,感光组件具有色温修正的功能,可以因应场合去调节色温范围。

色彩概念:关于色温——了解相机的白平衡
这是自动白平衡(AWB)下在室内暖色光管下出现的效果(左),如果AWB无法还原被摄者的
颜色,而相机又支持RAW,可以在后期更改RAW内的色温值去修正(右)。

一般数码相机都已有自动、日光、密云、钨 丝灯、光管、闪光灯及手动模式。不过每部机的表现都有差异,如果相机受到设计局限,如自动白平衡的侦测范围大约在4000-7000K左右,遇偏离中性色温更夸张的环境时,就会显得无能为力,必要时就需要用预设色温收窄范围,或用手动白平衡。

以下是松下相机手动输入色温(K)的画面,可以看到左手边色温表由下至上有蜡烛、灯胆、日光、阴天、阴影等选项,数值介乎2500 – 10000K。室内光为日光型光管,当数值为5400K 时,与日光管的色温相近,所以可以看到背景都是白色。

色彩概念:关于色温——了解相机的白平衡 色彩概念:关于色温——了解相机的白平衡
输入的色温和光管对应,所以显示色调正常,背景是正常的白色。

输入低至 2500K,日光管色温比输入的色温高, 所以变成“相对冷”的色调,显示也会变青蓝。

色彩概念:关于色温——了解相机的白平衡 色彩概念:关于色温——了解相机的白平衡
输入至 10000K,日光管色温比输入的色温低,颜色会变得偏黄。 试用灯胆照明,输入数值为 2600K,与灯胆光色温相近,背景也可以显示成白色。
色彩概念:关于色温——了解相机的白平衡 色彩概念:关于色温——了解相机的白平衡
输入 5400K 时,灯胆光色温比输入的色温低, 所以变成相对暖的色调,变得橙黄。 再输入至 10000K,灯胆光色温比输入的色温差距拉宽,颜色会变得更加偏红黄。

看到这个输入色温后,也许大家是否开始理解到,相机对不同色温的表现,是一个相对性的调校,如果现场的色温比相机设定的色温较高或低,色彩就相对显得冷或暖。当色温和相机设定的色温相符合时,就能使颜色变得正常。

12下一页
摄影 SHEYING.SIO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