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力量-大家谈,探寻每个人在摄影创作中内心的源动力

来源 今日人像 发布时间 2012-12-25

郑雨

偶像的力量-大家谈,探寻每个人在摄影创作中内心的源动力

在摄影的道路上确实有自己以前喜欢的摄影师,但是都谈不上“偶像”的词语一说。这一路走来比如:Richard Avedon、 Helmut Newton、 Paolo Roversi、Peter Lindbergh。我喜欢的这些摄影师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黑白”和“经典”。在国内确实很难看到一些国际大师的作品,尤其是新作,这些摄影师我都是通过去国外的图书馆和一些网络平台了解到的。
我觉得让我印像最深的因该是Richard Avedon 的作品,他的作品里面影像很纯粹。而且把人的表情抓的非常好,让读者可以渗透到画面中去。尤其是那组名为《美国西部》的片子,非常让人震撼,概括的说就是朴实、厚重、简单、穿透力强。
从业初期有模仿过一些国外摄影师,但还从未感轻易尝试Richard Avedon的作品。他的作品会让你觉得无从下手去模仿,因为精髓的是无法被模仿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摄影的方式,不管那种理解方式都没有问题,我对于人像摄影的理解,就是让每个拍摄者和被拍摄者都可以完全进入状态,这种方式会让每个摄影者的生命力更加长久。

姜海龙

偶像的力量-大家谈,探寻每个人在摄影创作中内心的源动力

自从9 2 年拿起照相机开始接触摄影,我经历了从喜欢到热爱直到今天欲罢不能的各个阶段。一开始只是被那些经典的作品所打动,渐渐的开始关注那些创造经典作品的大师们的观念与作品,在纪实摄影中我受亨利·卡蒂埃·布勒松的影响是很大的。他的决定性瞬间的观点让我不断的训练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迅速的反映能力。人像摄影中影响我最大的恐怕就是美国摄影大师理查德·艾维顿了,他的人像作品是那么的直接!在他的镜头前,人被剥去了一切日常生活里戴着的面具,被迫以真面目示人。他用相机像医生用手术刀一样的精准的剥离虚假而刻画人物的灵魂。
对摄影越来越深入的理解与探索以及眼界的不断开阔和对杰鲁普·西埃夫、赫尔穆特·纽顿、罗伯特·弗兰克、安塞尔·亚当斯、尤金·史密斯等等摄影大师作品的品读让我感受到真正的影像就是摄影师的心像。

周宏

偶像的力量-大家谈,探寻每个人在摄影创作中内心的源动力

我喜欢Irving Penn,Richard Avedon的作品,他们作品都有一种很优雅的时髦。女人和男人那种超乎优越感的优雅,令人凝神屏息,触碰灵魂。摄影师总是用相机去捕捉那些不经意的性感。而这似乎是很高级的技巧,令作品和作品中所承载的一切都高尚起来。我对于偶像的学习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有东施效颦之嫌。更多的模仿是性感舒缓的人物姿态,以及用光上的技巧处理。我总是能够在不经意间将他们的特点融入到自己的创意里,从而超越自身本初的想法。

张曦

偶像的力量-大家谈,探寻每个人在摄影创作中内心的源动力

我是个活的很随性的人,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也没有规律的生活概念,15年前我开始接触摄影,我虽然不热爱但却很适合这个职业,这种偶然又像是命中注定,我和影像之间势必要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时候会遗憾,除了摄影我没有什么其他的工作经历,也有时候会感激摄影给了我最大限度的自由,其实我很希望自己能有一种经历就是和战友们经历战场上的烽火硝烟甚至生离死别。喜欢一部电影叫做《我们曾经是战士》,觉得这么一句平淡的话里富含着属于男人的激情和力量。我是70年代出生在昆明,经历了90年代龙蛇混杂的生活,看身边一些所谓的“潮人”从吸毒到丧命,也见过对越战争退役士兵横行霸道,自己也曾经愤世嫉俗,蓄长发,玩赛车,过着随意又颓废的生活。和许多“北漂”一样,来到北京后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感谢那些充满了期许和等待的艰苦日子,让我懂得了珍惜。2005年我失去了最亲的人,永远记得3月4号的早上,第一次见到昆明的天空瓢着鹅毛大雪,那种心情直到现在都不愿意去回忆,我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了解。生活宛如轮回的游戏,我们在其中承受着,纠结着,感悟着。

见弓

偶像的力量-大家谈,探寻每个人在摄影创作中内心的源动力

打我1992年有了第一台相机开始自学摄影,到如今已经整整20个年头了。初学摄影那几年拍的都是中规中矩的传统人像,因为我能看到并学习的都是这样。学画画的出身决定了我很快就拍到一个不错的水平,只是总觉得缺点儿什么。直到1995年出现了黑冰,就像一支高浓度的兴奋剂,瞬间击晕了我。黑冰作品那夸张的色彩、随意的构图、张扬的人物、不羁的神态让我瞬间明白了这才是我想要的。疯狂的崇拜让我在毕业后就来到北京进了黑冰,虽然待的时间不长,却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对人像摄影的认知问题。直到现在我依然要说:是黑冰影响了我的摄影之路且影响了我的一生。因为,我这辈子只会干摄影。

上一页12
摄影 SHEYING.SIO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