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录摄影到艺术摄影 重塑摄影艺术之身

作者 Thomas Rose/文 苏溯/译 来源 摄影之友 发布时间 2012-03-12

从记录摄影到艺术摄影 重塑摄影艺术之身
Thomas Rose 摄影艺术家、美国明尼苏达(Minnesota)大学艺术系教授

长期以来摄影都被看做是一项“记录”工具,摄影作为艺术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却被隐没了。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艺术思潮方兴未艾、当代文化界限的模糊性,使得摄影向着新的观看和视觉体验方向发展,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摄影艺术家投身于各种视觉媒介的运用中,以建构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

从记录摄影到艺术摄影

摄影史在它一百七十年历史的早期,一直被当作一种机械的手段,一个“戏法”,一种实用的获得廉价肖像及风景的方法,它恰好迎合了着迷于再现的维多利亚文化。它被贬低为记录,而非创造和解释。它确实终结了肖像绘画,因为摄影作为一种更好、更便宜、更精确的记录媒介获得了广泛承认和接受。这与艺术史的演变有着共同之处。艺术在西方的实践中,起源于再现三维现实世界的欲望,而当这个愿望一旦实现,它就要朝着抽象和非再现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持续千年,而摄影在它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中也是踏着同样的发展路径。

摄影缩短了艺术过程

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相当强劲。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想,而非一种风格。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是:不停歇的运动、拒绝陈旧、痴迷革新。科学技术摧枯拉朽,导致无休止的变化,和一个充满焦虑与含混的世界;但技术进步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驱动世界朝新的、好的方向发展。毕加索开创的综合及分析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的生理学框架,都源于想摆脱沉重历史,拥抱新事物、新理论的愿望,这些无疑构建了全新的观看与体验方式。

1960年代早期的纽约,艺术界有两股主流的艺术思潮,其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艺术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两种思潮的存在都必须提到一个人:米歇尔· 杜尚(1887-1968)。杜尚的创作为极少主义、波普艺术基本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将艺术家从技巧的窠臼与素描、绘画等能力的要求中解放出来。艺术家试图寻找方法来缩短艺术的过程与路径,并感兴趣于一些可以允许他们与世界做更自然自发交流的新媒介。摄影及之后不久的电影与视频,便是对枯燥手工绘制的图像的替代。现在,摄影已盛行了一百余年,有一大批热情的拥护者,但在艺术界中它并不被那些收藏油画与雕塑的主流画廊与博物馆所代理,而是有一批画廊与博物馆专门致力于摄影的收藏与展览,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体系、规则、策略与话题。

从记录摄影到艺术摄影 重塑摄影艺术之身

从记录摄影到艺术摄影 重塑摄影艺术之身

无束缚建构艺术语言

“如果摄影是一种作为图像的存在,那我怎么知道这影像是一个真实还是虚假的记录?”历史与早期摄影术让我们认为,我们在图像中看到的,是确实发生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的真实。我们想当然地想象摄影,可事实上历史上的照片可能出于意识形态的目的,是虚假的、至少是误导的,是虚构,捏造的。另一个当代摄影面对的问题是:“如果摄影师都像罗伯特· 弗兰克,沃克· 伊文思那样用记录的手段创造出大批作品,那我如何令我的作品独特呢?”基于崇尚革新的西方精神,重复做同样的事显然是不够的。当代视觉艺术、音乐、时尚、流行文化合力发展出一种多变的混合体,混合了图像、多种手段与表演,好似一团浆糊泥。这种浆糊体,结合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视觉、音乐与音效,这令人惊讶的混合物挑战我们原有的视听经验。

我们被当代文化所决定,我们越来越成为游牧民族,自由地在时间与空间中穿梭。中国距离洛杉矶仅仅12小时路程,这并没有使我们在意识形态与精神上更加接近,反而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身。西方与东方所欣喜的是:材料与技术意义上的束缚消失了。艺术家可以自由地建构自己的视觉语言,并且只要我们坚持,我们就能说服别人相信我们个人化的视觉语言。

从记录摄影到艺术摄影 重塑摄影艺术之身

从记录摄影到艺术摄影 重塑摄影艺术之身

摄影 SHEYING.SIOE.CN